谈谈换工作那些事
最近失业,家里人知道后,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,觉得我这几年频繁换工作,非常地不稳定,显得特别不成熟……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我好,但是身边的亲人竟然都不理解我,还是有一些伤感的,仔细想想,觉得还是有必要梳理一下。
codoon->g7
我的职业生涯是在codoon起步的,凭借在学校自学python的一些底子,在这家创业公司奋斗了两年多。记得当时第一个月就经历了通宵加班,加班那天还地震了,现在想来还有些恍惚。在这样一家飞速发展的创业公司,没有技术积累,只能边学边做,还有无尽地加班……直到一年后空降了一位来自百度的架构师L,情况才有所好转。说来惭愧,这位架构师与我年龄相仿,技术却极强,帮助团队从python顺利转到golang,带来了微服务、容器化以及技术分享等当时在我看来非常崇拜的工作技术理念。于是在架构师L离开codoon自主创业失败,后加入g7组建团队,他向我抛来了橄榄枝,我没有过多犹豫。因为L的缘故,面试g7的过程只是走了个形式,HR面然后是当时的g7成都的主管,整个过程异常顺利。回顾这次换工作的经历,本身我在codoon也遇到瓶颈,在创业型公司虽然做了很多事情,但并没有形成一个软件开发的良好习惯和规范,这算是一个遗憾吧。
g7->caocao
在g7,我第一次接触到了DevOps文化、容器化部署、代码自动生成,还养成写了swagger的习惯,需求和设计要经过严格的评审,非常给力的队友和融洽的团队氛围……工作节奏也慢下来了,规范化了,效率也提高了,也不怎么需要加班了。也是在g7期间,我才有时间,有闲跑了好几个半马,那时候的精神和身体状态真的非常好,现在回想起来,也感觉很美好。变化发生在第二年,L有了新的想法,想去操刀经营一家公司,而当时的我,因为家庭原因,也面临着换城市的抉择。于是再三斟酌后,我决定到杭州。那时的我已近30,网络上的程序员年龄焦虑对我影响也挺大的,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:转型为测试开发。当时天真地以为做测开简单轻松一点,更是有机会做管理;另一个原因寄希望于做测开好进大公司;还有一个原因是受了唐刘的一篇关于混沌工程的文章的影响,觉得这个领域还蛮有意思的样子。于是开始在成都面杭州的测开,最终误打误撞、降维打击般,在2019年前顺利拿到了caocao的offer。
caocao->netbank
来到杭州以后,开始放飞自我了。在caocao,很多东西我都看不惯,觉得这里太低效了。而因为测试部门的天然劣势,其实是没什么话语权的。好在,我正赶上了caocao容器化改造的进程,开始了我的K8s之旅。安装K8s,接入Rancher,编写Dockerfile,学习multistage,接触到了helm,云原生,CNCF,期间也通过了CKAD线上考试……各种性感的技术名词简直亮瞎了我的双眼,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。当时的我以为容器化、微服务就是未来,就是银弹,自以为对容器化很感兴趣的样子。然而很快变故就来了,部门大领导离职,前来接手的新领导果断砍掉了我们组的容器化项目,我们全员不得不去做业务测试,这是我不能忍受的,于是,人生第一次裸辞,带着转型未成的懊恼,带着逼一下自己的决心,更带着对容器化的向往……然而现实很容易打脸,我的测开标签给我找容器化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,找工作迟迟没有进展,对自己的定位也产生了怀疑。幸运的是,在2019年底,凭借CKAD认证,和对K8s的一些理解,我顺利拿到了netbank的offer。然而,这一切,只是刚刚开始……
netbank->wedoctor
在netbank,我们做的是基于Rancher二次开发的项目。由于团队成员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,所以基本上我们是边学边做,带薪学习的感觉真的挺好。只是,做技术固然很美好,然而商业还是要盈利的。在盈利的压力下,我们不足10人的小团队,需要在3个月内转型为SaaS服务,还需要做支付、论坛和各种周边。当时我真是觉着这不太可能,毕竟我们本身的产品也没有做地很好,作为企业级项目,不以做好做精为目标,结果通常不会太好。彼时,我心生去意,开始寻找外部机会。一边面试,一边帮助团队完成支付设计和接入。面完wedoctor两周后,那边才给offer,当时着急找坑,就接受了,还想着,这次一定要干久一点,要好好干,内心有太多对未来的憧憬。
wedoctor->tuya
在wedoctor,我第一次负责整个监控告警平台的设计、开发以及落地。现在看来,当时的我做这些事情还是有一些勉强的。但是不得不说,经验帮助了我,我开始调研,堆叠微服务、容器化、Kafka、MySQL、consul、Prometheus等,以及相对公司技术栈来说比较前沿的技术调研。 强烈的进取心让我变的总想做改变,做我认为的好,这个过程可能有冒犯到一些人吧(当然,这是我离开后才得知的)。三个月的试用期,可能是因为入职时评级比较高,我是团队第一个需要试用期答辩的。答辩后,部门老大对我的评价是:认可我的技术和架构能力,但是没有把控好业务……说实话当时我是懵的。后来TL通知我答辩不通过,找我单聊,说是公司最近在做人员优化,我不走运正好碰上了,觉得很遗憾云云。试用期不过,这是在我职业生涯里面是从没有过的,说实话,对我的打击真的挺大的,项目设计落地做完,就要扫地出门?现在回想起来,我当时太心急了,没有做好向上汇报,没有做好项目规划的节奏,没有协调好人员之间的关系,以为做好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,只能说太年轻了。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,我会选择和netbank的战友们奋斗至最后一刻,而不是发现形势不妙,第一个逃跑。当然,我向netbank的TL表达了这层歉意,也得到了他的谅解。 在经历了女儿出生、行业寒冬的情况下,我于次年一次偶然的机会,拿到了tuya的offer,一个非常适合我的工作机会。
tuya->?
在tuya,得益于团队后端一穷二白的历史现状,我的各种杂学也得到了用武之地,终于可以发挥所长,几乎是报复性地投入到工作中。帮助团队打造后端的各种基础设施,编写开发规范RFC,引入网关、鉴权,最小价接入公司的各类基础设施,率先开始降本增效,搞技术分享,写文章,做各种有趣的技术调研……不得不说,这份工作给了我很大的施展空间,我收获了很多。因为大环境不好,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裁员,我隐隐有一些担忧,但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团队做大做强,推出SaaS服务,形成造血能力,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,团队成员才能稳固,才会有更多生存空间……然而没等到想法获得支持和落地,却等到了裁员,大环境不好,仍心怀感激,未成大事,还是心有不甘的,但却已经无计可施了。 tuya已经是我在杭州呆的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了,用业内人士的话说:我跳槽如此频繁,太不稳定,而且简历已花,在HR那一关很容易被pass掉。未来的路该怎么走,我并不是特别确定,有句话说的好: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接受自己的不足,保持开放的心态,持续学习,拥抱变化,以己之长,与人为善,创造美好。